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智能汽车>小鹏汽车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互联网光环?

小鹏汽车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互联网光环?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zhuqingfeng 来源:LMC

当年,被戳破的游侠汽车,为互联网造车套上了“打嘴炮”的帽子。绞缠着决绝与争议,诸多人,诸多资本,仍然义无反顾地扎进了这片蓝海。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运动席卷了沉寂多年的汽车圈,森森壁垒,这场资本越界眼看着就像一次虚无的狂欢。只是,特斯拉的奇迹仍然鼓舞着很多人,一边质疑,一边喝彩,是骗子还是创世者,无关于互联网背后的光环,最终的落脚点还在“产品”二字上。

  看到了“能跑”的小鹏汽车

  在互联网造车大军中,小鹏汽车算是很低调的一家。如果不是在同济举行招新宣讲,我甚至不会注意到这么一支造车队伍。在会场入口,名为“小鹏汽车beta版”的展车就停在那里。大概不会有哪家传统汽车会把自家的样车称之为“beta版”,这是在互联网产品上的常见叫法。很显然,小鹏汽车有着来自于互联网的一半血统,beta之后,是量产阶段的持续迭代。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种噱头,其实,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一种互联网产品开发的思维。

  再说另一个问题,小鹏汽车的第一辆车为何是SUV?这个问题很有趣,答案也很简单,SUV最好卖,最容易挤入市场。但是,特斯拉的第一款车又为何是“跑车”,既然有特斯拉的成功标杆在前,小鹏汽车为何不上行下效,从迎合精英人群的跑车入手呢?这里面又存在了国情的影响因素,特斯拉诞生于硅谷圈,那里的人热衷于追求个性的运动跑车,也就不缺牢固的消费者基础。我国的国情是“SUV的疯长”,作为后来者的小鹏汽车,切准定位很重要,第一辆车定义为SUV自然水到渠成。

  再谈一个印象,那就是这款车当真“能跑”。我和在现场的朋友聊过,小鹏汽车留给你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什么?答案统一是,这车真能跑,是能在路上正常地开着跑,终于不再是PPT造车。大家也是被忽悠怕了,“能跑的互联网汽车”已经让人产生了第一好感。

  小鹏汽车的互联网光环

  互联网就像一层光环,只是,拿来兜售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甚至有些泛滥了。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怎样的汽车才算是互联网汽车?难道凡是互联网资本推动的,或者大屏能联网的就是互联网汽车?没有人严格定义这个概念,但是,既然称之为“互联网汽车”总应该有一些可以拍案叫绝的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吧?

  那么,小鹏汽车的身上有这些或明或暗的“互联网光环”吗?

  作为一个“小品牌”,量产之后的小鹏汽车,最棘手的问题应该是销售渠道和品牌认可。既然是一个“新人”身份,市场壁垒的逾越难度也就更大了。以租代售,是一个不错的点子。况且,在未来,租车市场的潜力很大,庞大的年轻消费者群体也将成为租车行业崛起的支点,这与小鹏汽车第一款SUV的定位不谋而合。

  长租为主的平台成型之后,这其中也会加入“账号”与“云”的个性化设置服务。简单来说,对于租车人而言,不论身在哪一个城市,或者正在租用哪一台车,登陆账号之后,“云”会将保存于个人的用户习惯植入所租车辆,实现量身式的设置与调节。比如,你所习惯的座椅角度和后视镜角度,你所喜欢听的电台和音乐,甚至于你常常调到的音响音量或者空调温度。

  再者,是对年轻人社交圈的理解。在小鹏汽车beta版的车顶,有一架360度环体摄像头,行车过程中可以升起,一来可以当做行车记录仪使用,二来可以当做“行走中的手机摄像头”,碰到好的风景,咔咔拍几张,直接上传到社交平台。此时此刻,你所驾驶的汽车基本等同于“会移动的手机”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文所列举的三条“互联网光环”,仍只是浅显程度的互联网思维。借互联网汽车之势,很多人都在思考的是未来世界中的一种智能出行方式。未来交通,还是需要一张“网”,汽车只是巨网之下的一个数据点,智能与无人驾驶,不再是天方夜谭。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你开着汽车出行,或者汽车带着你出行时,抵达目的地之后,你自顾自下车离开,至于寻找车位的任务,全部交予汽车自己完成。而当你返程的时候,汽车也可以被主动召回,直接开到你的脚下。难能可贵的是,小鹏汽车也在钻研着这些技术。

  互联网+汽车,还是汽车+互联网?

  “互联网+”闹得最凶的时候,不断入侵各行各业,煞有颠覆再造的意味,甚至也有观点担心,在未来,传统汽车行业恐怕会沦陷到为互联网打工的境地。只是,泡沫飘起又慢慢回落,渐渐地,大家发现,汽车不是你想造就能造出来的,“汽车+互联网”的说法或许更合适。

  话题重新落脚到小鹏汽车。从小鹏汽车的人员构成来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传统车企。小鹏汽车在2014年成立的第一件事,也是解决“三电一屏”的技术控问题,在完成足量的可靠性测试之前也一度默默不发声。所以说,这更像“汽车+”,而不是略显浮躁的“互联网+”。

  汽车行业的壁垒未必有意为之,造车技术的累积与迭代,也不是一日之寒。电动车的崛起,似乎已经把入场门槛拉得很低,当年特斯拉开放专利,更是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但是,造车本身还是需要专业的态度与实力。当蛮荒渐渐远去,冷却的市场会像一张滤网,将良莠不齐的现状荡涤一新。起码,你所声称的“汽车”得能跑吧?


编辑:zhuqingfeng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