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走得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狭窄土路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硬面马路,再到按两匹马屁股宽度修筑并延续下来的1.435米宽的铁轨……历史上每一次交通工具的大变革,都会带来交通系统的大变迁。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未来的汽车产业还会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呢?
有专家分析,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建立在现有技术可能的前提上,对现在不利于未来发展的一些弊端做出优化和改变,而不是像科幻片一样天马行空的猜想。比如,环保化的无钢铁汽车、节能化的纯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汽车、精细化的随时可分离多用途汽车等,将引领未来50年汽车产业的新时代。
无钢铁汽车
汽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木板、铁皮、钢架等材料演变,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耗能成为了汽车制造的发展态势。但近些年由于能源和环境危机等问题,汽车轻量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车身轻量化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1961年Shelby Cobra震撼人心的铝合金车身创造了车轮上的美学颠峰
由于铝材的吸能性好,车辆碰撞时前部变形区产生皱折,能吸收大量的冲击力,从而保护了后面的乘坐区。同时又由于车身质量的减轻,在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会减小,冲击力也会相应降低。因此铝材被认为是替代钢材轻量化最合适的材料之一。
1989年第一代本田NSX
世界上第一辆宣称采用“全铝车身”的量产车是1989年本田的初代NSX,而真正首次实现“全铝车身”大规模量产的是奥迪。1995年奥迪A8首次采用了“ASF空间框架”车身技术,在白车身与车身覆盖件上大量使用铝合金,该技术后来也被沿用在了A2、TT、R8等车型上。
捷豹XF
凯迪拉克CT6
近年来,采用铝材的车型逐渐增多起来,比如说捷豹XF、凯迪拉克CT6等等,都是采用的全铝车身结构。此外,铝合金、轻质高强度钢、碳纤维以及复合材料等材料,也给车身带来了更轻的重量,更高的结构强度以及更低的油耗。
1953年Chevrolet Corvette两座跑车
2016年BAC Mono Graphene单座跑车
1953年Chevrolet Corvette两座跑车是世界上第一辆运用碳纤维材料的汽车。2016年BAC Mono Graphene单座跑车是世界上第一辆用石墨烯做车身的汽车。未来,随着复合材料越来越便宜,汽车中复合材料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纯电动汽车
汽车从使用蒸汽、汽油、柴油作为动力燃料,到出现燃气汽车和生物燃料汽车,再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发电的电动汽车,汽车的燃料发展逐步向再生能源过渡。其中电能是最早被开发的用于汽车的可再生能源。
通用公司生产的世界第一辆电动汽车
1968年,通用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辆可使用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装载最大功率150kW的燃料电池组,燃料为低温冷藏的液氢,续驶里程达200km。但由于结构复杂,自身部件占据空间大,加上当时能源供需矛盾不突出且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因此后续的开发工作停止了。
戴姆勒公司的necar系列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到20世纪90年代,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受到了空前重视,主要汽车厂商和生产国几乎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1993年加拿大巴拉德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1994年戴姆勒公司也推出了necar系列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但关于电池容量小、寿命短、续航能力差、充电难又慢等方面的问题,却一直无法突破,使得电动汽车的发展陷入迟滞状态。而插电混合动力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电池存量太少带来的里程忧虑问题。它将会成为家庭的主力车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会存在。
上汽荣威eRX5
而就国内市场而言,上汽也打造了一款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混合动力车——荣威eRX5,采用全球首款全面支持插电混动、纯电动以及传统动力车型的纯SUV架构,借助新技术和新价值,重新定义了插电混合动力车。
英国电动汽车
不过,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甚至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仍然是长远的目标。未来一旦突破电池技术与充电效率的瓶颈,电动车就有可能在城市交通中普及,出租车,公交车,网络约租车、市内货车、物流车完全电动化。
无人驾驶汽车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汽车越来越智能化,其中最流行的趋势就是依靠先进技术辅助驾驶。从手动变速箱到自动变速箱,从机械式驻车器到电子驻车系统,汽车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成为人类城市化的交通工具,无人驾驶汽车便应运而生了。
“无人驾驶”概念
无人驾驶的想法诞生于美国汽车产业的第一个爆发期——20世纪20年代。1925年8月,来自美国陆军的电子工程师Francis P. Houdina改装出两辆组合式的汽车,通过后车发射无线电波来控制前车行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有证可查的无人驾驶汽车。
诺曼·贝尔·格迪斯的无人驾驶概念车
“无人驾驶”概念正式提出是在1939年。美国工业设计师诺曼·贝尔·格迪斯在当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中,代表通用汽车公司设计了“未来世界”展台,并提出了“无人驾驶”概念。1956年,通用正式公布了世界上第一辆配备了汽车安全及自动导航系统的概念车Firebird II。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此后,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技术还有待突破
不过,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法律障碍,未来一旦得到突破,无人驾驶汽车将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改善人们出行的方式,降低交通堵塞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且引领人类智能云端汽车生活的新时代。
可分离多用途汽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使用汽车的理念逐渐走向从一辆车,到一个旅程,再到一种生活。而可分离多用途汽车正是汽车创造多彩生活的一种革新方式,将一款概念车一分为二:既满足喜欢坐无障碍电动自行车的年轻人,又满足喜欢家庭出行坐小轿车的老年人。
早期适应家庭旅行的多用途车
其实,20世纪20年代,一战刚刚结束,兼具“衣食住行”于一身的多用途汽车就有了。二战后,汽车广泛普及,多用途汽车发展迅速。到80年代,多用途汽车已经不只是满足基本的短途旅行,开始往科技舒适的方向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多用途汽车基本形成。
“2Wheela”概念车
但从没人想过去研发一辆可分离多用途车,直到2012年设计师Andrej Kregar奇思妙想,设计了一款叫做“2Wheela”概念车,通常情况下它会保持四轮运行的状态,在需要分离驾驶时,可变形成两辆单独运行的两轮汽车。这让人们找到了一个新的设计方向。
“Colim”概念车
2014年,设计师Christian Susana设计了一款汽车和露营车结合的可分离多用途概念车Colim,车子的前部是有着独特外形的可分离式汽车,可以当作两座汽车使用。Colim可能不是最漂亮的汽车,不过它所提供的多种用途却十分实用。
奔驰Smart提出的“Split & Go”概念车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可分离多用途汽车陆续出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你想开车在陌生的城市漫游时,你完全可以分离体积庞大移动不便的一半,只用小巧方便的另一半肆无忌惮的游走了。
不过以上这些车都还是概念阶段,需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今天的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改变,一种种适应人类未来的汽车发展模式正在悄悄从路上驶来。
12月18日,上汽大众 Pro 家族试驾品鉴暨 40 周年媒体答谢会”在
12月17日,上汽名爵MG ES5全国媒体长测试驾品鉴会合肥站活动在巢
12月17日,“硬刚·全球直播安全碰撞暨风云A8L上市发布会”在安
在发布会外场,十余辆车辆经典涂装iCAR V23亮相,构成一幅年轻人
12月15日,奇瑞集团高端品牌EXEED星途(以下简称:星途)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