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在中国开展文化之旅?如何让文化之旅不至于沦为旅游之旅?
汽车有文化(微信ID:Autocul)今天不谈车,谈“文化之旅”。
文化很难概括和定义,但也很好理解,比如你使用筷子,他使用刀叉;你大快朵颐的美食,他却举箸莫展。
筷子,是世界上三大饮食工具之一,杯盏之间,伴随着中国人的一生。由于过于熟悉,人们忘记了它承载着中国人的历史、情感、习俗及其文化,而将它仅仅视为一种实用餐具。
同样,汽车也是世界上三大交通工具之一,车轮之间,丰富了中国人的一生。过去,交通工具受限,人们只有三公里的生活圈,当人类装上了轮子,如同帝国遇到了马匹,场景完全改变,汽车从代步工具发展为生活方式、文明进程。
汽车光是文明存在还不行,还要做更多的事,比如通过文化之旅,去找到文化符号及更多。
中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千差万别却也有密切相关,通过文化寻访可以找出典型的文化符号,让属地文化走出大山,提醒人们这种历史文化的存在。
所以,文化之旅,就是提醒这种中华文明的存在感。
比如2016“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寻族记,探寻中国生生不息的少数民族生存领地,让民族习俗、民族传承、民族风物展现在眼前。
泸沽湖,摩梭人的地盘。摩梭人被视为走婚群体。在四川,他们是蒙古族;在云南,他们是纳西族。但是,“祖母屋”“火塘”“男不娶,女不嫁”,让摩梭人保留着独特的生活习俗,但并非如外界传言的一夜情等。“寰行中国”寻族记跋涉到摩梭人的领地,不是来观赏奇风异俗,而是近距离寻访泸沽湖村寨,参观摩梭人博物馆,让摩梭人的真实生活场景重现。
所以,文化之旅,就是还原民族文化的真实感。
古彝文、“姑娘房”、“跳菜”、凉山……彝族的文化符号。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蜀身毒道”、“灵关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北达巴蜀、中原,南通边陲、外邦。由于偏居一隅,凉山的扶贫成为常说常新的话题,哀其不争的有知、循循告诫的有知,但凉山的民族文化资源,却不为人广为所知。
所以,文化之旅,就是打破文化资源的地域感。
让大凉山地区的“毕摩文化”:彝族服饰、歌舞美轮美奂;彝家“背新娘”、摩梭人“阿注”等文化传承的历史和价值成为共享资源。“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通过车轮,打破了少数民族的地域局限,从多角度的视野来审视地域文化的历久弥新,除了研究民族的起源、历史,还研究民族的美学价值、哲学意义、风俗演变,以及民族与地域、民族与祖先的关系。
从2014年开始,我们跟随别克“寰行中国”的行程,从2014年川藏青藏之旅、2015年丝绸之路之旅到2016年的寻族记,亲眼见证了一个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而在车轮的前方,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的进取、包容、胆识和创新的意境,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情势。
龙应台说,“人,对于自身‘存在’处境自觉的程度,以及他出于这种自觉而进行反思,而试图表达,在自觉和表达之间所激发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强弱,就造成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所以,在民族地区,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民族文化的自觉。比如摩梭人,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蒙古族或纳西族,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生存着,面临着压力,但抗拒了挑战,通过旅游经济存续的会更久。
文化,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农民不吃牛肉,因为对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兽而是一个事业合伙人。渔民在餐桌上不准孩子翻鱼,因为人在吃鱼神在看,他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像的危险。”龙应台的此类文化解读,在别克文化大讲堂里有很多——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把“传统”视为陈旧、落后、“土”的东西抛弃、抹掉的现象,而文化之旅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我们重新近距离接触那些传统文化,并在不断反思中前进,“寰行中国”活动的意义便在于此。
根据各大车企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销
史上最强置换补贴,震撼来袭!比亚迪夏推出“置换升级 限时钜惠
2025年4月1日,“有智驾 才带感——智美中级纯电轿车秦LEV上市发
当雷神电混的声浪与巢湖晚风共振,一场关于科技美学的沉浸式盛宴
在3月30日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