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若再评中国车,欧洲还认为是一堆废铁?

若再评中国车,欧洲还认为是一堆废铁?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zhuqingfeng 来源:车业杂谈

关注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几年前,由于中国数款车型在欧洲的碰撞测试成绩不佳,被欧洲人讥笑为是一堆来自中国的废铁。相信“来自中国的废铁”的这句评论,是多年来关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尤其是中国汽车人心中一个很深刻的“梗”,甚至可谓如鲠在喉。转眼数年已过,如果现在再让欧洲人来评价中国车,他们还会说是一堆来自中国的废铁吗?

回顾2005年至2009年那段时间,中国品牌车企先后有将陆风SUV、华晨尊驰和华晨骏捷等车型送到欧洲,让ADAC德国汽车俱乐部(简称ADAC)根据欧洲当时的Euro NCAP标准对上述车辆进行碰撞测试,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车辆最后的得分要嘛是“零分”,要嘛就是只获得“一星”的惨淡成绩。客观的讲,取得如此可谓ADAC录得的史上最差成绩,我们不能去抱怨Euro NCAP标准的过于严格,虽然欧洲人“来自中国车的一堆废铁”这样的评价也确实有些不留情面,但我们也确实要看到中国车在当时所存在的不足。

记得那个时候我也是属于刚刚入职自主车企的新人,而那个时候中国品牌车企实质在狭义乘用车领域可谓刚刚起步,对于如何造乘用车,当时确实也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形成很统一的认识,不像现在这般知道需要体系能力的支撑,知道想要做什么样级别或档次的车,就需要有相应标准的体系支撑能力。

记得那个时候,中国品牌车企们还真的想谋求以纯正的正向研发来突破乘用车市场,对于一款全新车型的研发,不惜投入上亿元甚至几亿元的资金。但结果,由于体系能力的不支撑,生产出来的汽车产品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成本也可谓居高不小,最后在面向市场时,只收得个事倍而功半的效果。

而随后中国品牌在不断的挫折中,终于找到了一条捷径:通过借用合资品牌车型的底盘或者说车型平台来开发所谓中全新产品,也就是逆向开发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确保产品质量,至少能确保不出现致命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将此前上亿元的研发费用控制在数千万元以内,甚至更低。应该来讲,这种开发模式,也确实让中国品牌尝到了甜头,在市场上的表现以及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都有明显提升。

当然中国品牌也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纯粹的逆向开发模式中而不自拔,实质也在不断的从逆向开发向正向开发逐步过渡。从目前来看,虽然有些品牌仍然还没有彻底摆脱逆向开发模式,但从中国品牌推出的一系列新车型来看,我们还是能够越来越感受到真正自主的味道。

而说到此,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也就是如果现在让欧洲人来评价中国车,会不会还认为是一堆废铁?在我看来,中国品牌近几年的发展确实很快,但相较于欧洲尤其是德国品牌汽车,中国品牌汽车在产品力层面也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于欧洲人而言,我相信,他们也不会再用“一堆废铁”来评价中国车了。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是中国品牌产品的产品力确实进步了,这是实实在在的;而另一方面,其实很多欧洲人是实实在在的参与到了中国品牌汽车的研发设计等工作当中的,不少中国品牌车企已经在欧洲地区设立了研发中心,甚至于收购了欧洲的汽车品牌。因此,欧洲人如果再说中国品牌车不行,甚至相当于有砸自己的饭碗的节奏。

实质上,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年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对于当前出现的碰撞得“零分”的尴尬,也许我们现在就很能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中国品牌的过去,能够肯定中国品牌的现在,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看好中国品牌的未来,也许用不了多久,中国品牌汽车就有机会在欧洲普及。


编辑:zhuqingfeng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