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气候差异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南方的小伙伴还在穿短袖吃雪糕时,
北方部分省市的供暖已经进入倒计时。
温度的变化不仅要求我们及时增添衣物,
也同时给养车、驾车带来新的考验。
今天茶哥就简单梳理下秋冬季注意事项,
同时也祝愿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冬季。
热车其实很必要
平时常有朋友问茶哥,现在的新车技术很先进了,什么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停、定速巡航都有了,甚至有些车能半自动驾驶,是不是就不用热车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车子的辅助功能在进步,但大部分车的发动机工作原理都还和以往一样。茶哥的建议是启动发动机后让其保持在1100转/分,先不要猛踩油门,等温度表读数上升再启动。
不要心疼防冻液
不少朋友都听说过“防冻液三年5万公里一换”的说法,但这个定论一般是建立在“使用最好防冻液”的前提下。从茶哥的实际经验来看,如果有条件一年一换是最好的。理由很简单,现在人们的用车频率要比以往频繁,而且真正能达到-45°C冰点的防冻液其实也不多。反过来想想,换防冻液成本总比修发动机便宜不是?
记得清理后视镜与后窗
结霜或大雪后,很多人都有打开暖风吹前档的习惯,但一定要记得同时清理后视镜与尾窗,特别是对于没有后雨刷的车型。如果早晨为了省2分钟时间,或是刚起来犯困忘记此步骤,开上路后你很快便会发现自己这个失误比较难挽回,驾驶危险系数也会随之上升。
保持车距及正确使用灯光
“春困秋乏”是人之常情,很多人都会在秋冬季有嗜睡的习惯。而危险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如果实在觉得疲乏,茶哥建议大家更换交通工具,或选择合适地方停车休息。如果情况实在不允许,也一定要注意车距和车速,不要因一时疏忽造成事故;如果遇到雾天,要记得及时打开雾灯,并及时了解前方路况。
注意轮胎情况
此前有一种说法是,夏天轮胎受热胀冷缩影响需要适当调低胎压,但现在的轮胎基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点,所以并不需要过多纠结于胎压。反倒是车辆行驶状况对轮胎的影响更大。由于路面结冰等因素,轮胎的老化速度可能快于夏季,部分严寒地区甚至可能出现轮胎开裂现象。此时要更加频繁地留意轮胎状况,必要时可考虑更换雪地胎。
近日,江淮汽车以一场主题为“ENCIENDE TU 2025 (点亮2025)”
3月27日,上汽大众“智享品质—途昂Pro & ID.3媒体探秘试驾营”
3月27日,仰望汽车旗下超级四电旗舰轿车仰望U7纯电及插混版本双
3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油挑战赛在合肥激情上演。奇瑞风云 A8
3月26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性披露了公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