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新能源车>双龙汽车与陕汽集团低调签约 重返中国依旧艰难

双龙汽车与陕汽集团低调签约 重返中国依旧艰难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yuemiao 来源:时代周报

  正当吉利品牌凭借沃尔沃的加持,在德国大力操办旗下新品牌的发布会之际,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全新的合资企业亦即将诞生,这就是来自韩国的非著名汽车企业双龙汽车与中国陕汽集团的签约。

  按照常理,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这样的大事件上,双龙与陕汽合作的宣传却如此低调,似乎说明了双龙方面的“心虚”。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规会议上已明确提出了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车生产企业,此时双龙与陕汽突然又低调宣布了签约,双方赶时间的心态溢于言表。

  据悉,双龙与陕汽将在西安经开区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双龙汽车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根据双方的协议,双龙与陕汽联合在西安经开区投资建设年产30万辆整车生产项目,其中一期建设年产15万辆整车生产项目,主要包括主机厂、研发中心、发动机工厂、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产品定位以SUV、MPV、皮卡、轿车等为主,并积极规划布局新能源汽车与自主品牌汽车。

  该项目一期建设约两年,预计2019年底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400亿元人民币。同时,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双龙汽车还将与主要配套厂家一同入驻西安经开区,从而构建当地汽车产业的完整体系。

  单纯从新闻来看,这似乎只是又一个跨国车企来华投资,但实际上,目前从国内对于韩系品牌的态度,以及双龙汽车此前和上汽的恩怨来看,都可以看成是双龙这样一家自以为是的韩系品牌又一次需要中国市场来拯救它。

  与前文提到的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如鱼得水相比,作为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海外收购对象的双龙汽车,给上汽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或许如今的80后、90后新生代对于双龙汽车与中国汽车发展之间的历史并不熟悉,这里先简单回顾一下。

  作为韩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商,双龙汽车一开始就是生产美系吉普车,后来被双龙集团收购改名为双龙汽车。1997年大宇汽车收购双龙后,又因大宇财团的财政问题于2000年被出售,直到2004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收购了双龙汽车49%的股份。2005年1月27日,上汽集团完成双龙汽车的股权交割手续,获得双龙汽车51.33%的股份,正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然而4年的发展时间,一直心高气傲的韩国企业并不接受上汽集团的控股领导。当时处于困境之中,且深陷亏损的双龙汽车,除了向上汽要资金援助之外,其他一切要求都被拒绝,双龙汽车的工会举行大罢工抵制上汽的重组计划,并向韩国司法部门举报上汽欲“偷窃”技术,甚至扣留中国管理人员。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除了想谋求共赢的发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能得到专业SUV生产商双龙在SUV技术方面的支持。据公开报道,当初上汽与双龙达成收购协议,附带有:韩方向中方转让技术和中韩双方在中国合作开发与生产汽车的协议。但五年过去,由于韩国双龙工会动辄以泄露核心技术或窃取核心技术为由,向司法部门举报或组织罢工,导致这些协议迄今未得到有效实施。因此,没有SUV关键技术的上汽,投产SUV的计划一拖再拖,这也是上汽自主一再错失发展机会的主要原因之一。

  鉴于双龙汽车工会的拒绝合作以及无理要求,双龙汽车表现持续恶化,上汽同样承受巨大的损失,但是鉴于双龙汽车的不合作态度,上汽选择拒绝对双龙汽车的援助,最终双龙汽车陷入破产的境地。2009年上汽选择结束合作,直到2010年底才找到了印度的马辛德拉集团,出资收购双龙70%的股份,成为新的经营者。

  经历了数年的折腾,双龙汽车的研发一度停滞,此后的发展就开始步入持续落后的状态之中,虽然此后双龙汽车与中国的庞大集团(2.820, 0.00, 0.00%)和中汽南方签署了“中国地区销售代理协议”,分别建立销售公司负责双龙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但是逐渐进入全民SUV时代的中国市场,各家SUV产品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双龙汽车落伍、过时的设计已跟不上中国市场的需求,今年1-8月,双龙汽车在华累计批发销量仅为7800辆,这样的表现,二线自主品牌的SUV产品单月销量就可以将其碾压。

  简单类比,号称日系SUV代表的三菱汽车都因发展困境导致跟不上中国市场发展节奏,那就不用提技术更为落后的双龙汽车还有多少希望。

  双龙汽车作为最早的中国汽车集团跨国收购的失败典范,积极意义上说是对后来的跨国收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而客观判断则是双龙汽车并不具备多么优势的技术。我们合资的目的是拿市场换技术,但是近30年的合资我们发现了合资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技术,何况双龙自身就没什么技术可言,或许这才是双龙只能选择陕汽这样的尚未涉足乘用车领域的商用车集团来进行合作,如此一来才能凸显双龙的技术优势。

  陕汽作为一家传统商用车集团,一直尚未涉足乘用车领域,而伴随商用车市场的下滑,国内多家商用车集团纷纷介入乘用车市场,对于陕汽而言,与双龙的合作的确是一条快速跟上步伐的捷径。

  但是双龙与陕汽的合作愿景似乎过于乐观,双龙汽车预计今年全球销量才15万辆,而与陕汽的合作就直接提出30万辆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显得过于乐观甚至是盲目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合作最后并不一定会获得国务院的批准,但是显然选择此时宣布签约,主要目的还是试探政策上的松紧程度,因为双龙目前的新能源项目,以及其母公司在印度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都能与陕汽旗下的新能源企业展开进一步的合作,这一点似乎是看准了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得到了中央政府层面的批准而作出的后招准备。

  因此,陕汽与双龙的合作最终能否成行,目前看来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如果最终不被批准,那么双龙汽车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损失,这一点上,双龙汽车要比被合作方摆一道又老实接受现实的三菱汽车要“老奸巨猾”得多。

编辑:yuemiao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