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购车>选车购车>自主车的大卖,给合资车一个响亮的巴掌?

自主车的大卖,给合资车一个响亮的巴掌?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lifangfang 来源:选车顾问

近来自主品牌销量突飞猛进,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对自主品牌路转粉。什么“赶合资超进口”的口号一堆接着一堆,顾爷略微学过社会心理学,深知这种论调的呼声将会越来越高,同时也在为自主品牌有了“翻身”的机会而高兴。


那么说自主车已经成长起来,可以媲美甚至赶超合资车,是否是空穴来风呢?自主品牌的潜力点又在哪呢?真正地媲美甚至赶超合资车,还需要在哪方面多下功夫?且听顾爷一一道来!


摆脱低端的品牌形象



顾爷很高兴看到自主品牌在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上做了很大的努力,正在一步步摆脱低端的品牌形象。毕竟卖车不仅仅是简单地推车上市,其中需要考虑的非常之多。如用户的需求导向、审美倾向,加之营销手段、市场环境,无一不是一款车能否畅销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摆脱低端的品牌形象尤为重要,在以前消费者会选择自主车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预算不足。有个十万左右的预算自然会选择合资车,自主车完全不做考虑。而现在消费者在这个价位有了纠结,会在自主车和合资车之间摇摆不定。这无疑是自主品牌摆脱低端品牌形象所带来的消费者主观意识上的大改变。


当然顾爷所指的是那些在为自主品牌这块招牌摇旗呐喊的一些优秀车企,而至于那些面包底盘改SUV、胡改乱改就上市一款新车的车企自然不在此范围之内。顾爷在此也希望这些车企能多多向优秀车企学习借鉴。毕竟一个车企强不代表自主品牌强;大部分车企强,自主品牌才能在合资车面前站稳脚跟。


精细的做工、丰富的配置



在说完摆脱低端品牌形象后,不得不提的自然是自主车的做工和配置了。要说自主品牌“逆袭”,和其在做工上做精做细分不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地倾向自主品牌。而配置上,在同级别的自主车和合资车中,有些合资车,ESP只有在中高配车型才能看到,而自主车已经是标配了。


加上近几年,合资车为了进一步占领国内市场,在售价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低现象。售价的压低,自然在做工和配置上就不可能做得相当到位了。这也给了自主品牌一个完美赶超的机会。所以可以这样说,在目前同价位的自主和合资车型中,自主车在做工与配置上已经有了超越合资车的可能。


“三大件”技术仍需不断创新



在国人妙赞做工配置之时,三大件方面的不足也就更加显露无疑了。很多消费者之所以谈自主车色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舒适性等体验上对自主车没信心。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普遍认知,跟很多自主车企的核心技术一般分不开。


当然顾爷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自主车的三大件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更新换代,已经基本满足日常所需;只是当遇到一些复杂的路况时,还是较为吃力。也有个别车企会照搬合资车的三大件过来,但由于自身专利水平和调校成本的限制,还是无法弥补这一缺陷。


在这一方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说创新就创新,毕竟国内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自主车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是必不可少的,而不应该滥竽充数,拖整个自主品牌的后腿。


装配工艺、质量把控有待提高



一辆车由成千上万的的零件组装而成,而怎么组装成了一款车品质是否够高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在这之前跟零件的材料选择、锻造工艺分不开,不过顾爷在这里不详说,毕竟这也与成车价格紧紧相扣的。


大多合资车的组装都已经流程化、精准化,虽然不能说合资车的这些“套路”能避免出错,但至少在容错率上会比自主车高上不少。加之在质量的把控上较为严格,认可合资车的消费者自然不在少数。


即便现在的自主车很多采用国外进口的零部件,也很难在同品质零部件下,造出一辆质量过硬的自主车。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专利技术的严重缺失;国外很多先进的核心技术,自主车企目前尚未掌握。


顾爷总结:自主品牌虽然不像国足,已经开始有了起色;但这还不足以让国人引以为傲。顾爷希望能有更多自主车企在三大件和装配工艺上加大研究投入,不断提升整个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lifangfang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车型排行
推荐经销商
购车工具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