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岳
日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正式发布了网约车新规细则征求意见稿。根据新规,北京网约车需京人京车,上海网约车需沪籍、沪牌,深圳有本市户籍或居住证的人群才可申请当司机,只有广州没有对司机户籍进行限制。
对车辆的要求关键一点体现在排量和轴距上,如北京市要求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2.0L或1.8T、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新能源车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7座乘用车排气量不小于2.0L、轴距不小于3000毫米、车长大于5100毫米。
各地管理细则对人、车、牌的具体管控,引起了广泛争议。综合来看,争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否违背分享经济。有观点认为,对网约车人、车、牌的限制背离了分享经济的初衷。滴滴就表示,大量响应李克强总理“分享经济”开网约车的兼职车主,将被迫退出这个行业。对此,笔者想澄清一个概念,当前的网约车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分享经济。虽然是车主开着私家车去接送乘客,但其性质仍然是B2C的经营行为,和是否兼职无关,与分享经济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相对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拼车出行才是分享经济。至于为什么大众和部分媒体认为当前的网约车是分享经济,这和网约车平台的舆论造势不无关系。
第二,是否会导致车费翻倍。有观点认为,地方细则将使得网约车车辆供给骤减,加之对车型的要求,将使得车费翻倍。笔者认为,这里需要明确网约车的定位。从当前城市管理角度看,城市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公交车和地铁,网约车和出租车作为辅助形式必然不能有过高的存量,网约车价格较补贴时代的“低价”进行上涨,属于回归市场的正常状态。而在新政细则没有出台之前,遇到出行高峰期及恶劣天气条件,网约车平台同样对车费进行随意翻倍。在笔者看来,价格的浮动应让市场说了算,况且政府管理部门也会对价格进行管控。
第三,是否会降低司机收入。比如滴滴表示,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对车辆、司机门槛的规定,恐怕会一举抹杀滴滴过去4年为地方就业做出的大半努力,会让司机群体收入减少70%以上。对此笔者也有不同看法。一个大城市几十万辆网约车上路,其造成的结果将是供大于求,加之客单价格低,司机们只有通过每天超长时间的工作才能保证一定收入。而当前网约车平台收取的接近30%的佣金,虽然不叫份子钱,但如此高的佣金比例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份子钱”吗?只能说,网约车数量的减少,降低的不是司机的收入,而是网约车平台的收入。其实,适当减少网约车数量、提高客单价格,才可以保证司机的人均收入。
第四,是否会使得出行效率降低。网约车数量众多,的确可以保证乘客在出行高峰时段打车随叫随到,但如此多的网约车在高峰期同时上路,必然导致交通拥堵,而外地车牌的网约车在高峰限行时段之后出动,更是导致城市出行没有了高峰和低峰之分。以北京为例,最近很多人都感叹任何时候出行都是高峰。可以说,过多的网约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城市的出行效率。
第五,是否会出现打车难的问题。事实上,仅靠网约车无法彻底破解打车难,根本办法还是让其他公共出行方式降低老百姓对打车的需求,使得供需得到匹配。比如政府正在积极鼓励的拼车出行,在不增加上路车辆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增加城市运力;再比如共享自行车,可以减少短距离的打车需求。
笔者认为,各个城市制定的网约车管理细则,基本做到了因地制宜,考虑到了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毕竟网约车不只是网约车平台逐利的工具,而是城市交通出行的一部分。
12月22日,“在一起 去远方”全新星纪元ET增程四驱媒体品鉴暨上
12月18日,上汽大众 Pro 家族试驾品鉴暨 40 周年媒体答谢会”在
12月17日,上汽名爵MG ES5全国媒体长测试驾品鉴会合肥站活动在巢
12月17日,“硬刚·全球直播安全碰撞暨风云A8L上市发布会”在安
在发布会外场,十余辆车辆经典涂装iCAR V23亮相,构成一幅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