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年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时引发舆论热潮的状况极其相似,自今年10月8日起,北、上、广、深等多地政府发布的地方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地方版”)再掀波澜。
舆论迅速分裂成两大截然对立的阵营,一方对新规地方版“口诛笔伐”,另一方则力挺政府监管。争论点不仅聚焦在“京籍京车”、“沪籍沪车”等具体的条文细则上,更上升到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公司能否代表共享经济、网约车行业是否将遭遇沉重打击之类的行业层面。而按照交通部今年7月底发布的网约车暂行办法,最终的新规地方版将在11月1日正式实施。
事实上,除了政策因素可能带来行业变局外,网约车行业自身也在悄然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网约车行业正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竞争。
■ 行业监管趋严 新规落地在即
作为一直游走于行业创新与非法运营之间的网约车,其发展始终与政策方向息息相关,每一次相关政策的出台都会牵动整个行业敏感的神经。
网约车真正得以正名是在两个多月前。在经历长达半年的反复研讨后,今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后简称“《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化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
不过同时,《暂行办法》也明确了网约车“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发展定位以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新规,车辆的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由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最近,新规地方版密集出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其中,京沪两地对网约车的规范最为严格,要求驾驶员和车辆有当地户籍、当地车牌以及当地核发的驾驶证,并提出燃油车辆轴距在2700毫米以上等具体要求。其他城市则相对宽松,比如在司机端,广州、重庆不限户籍,深圳要求司机持有居住证即可,杭州则要求司机需有杭州市户籍或在本市取得《浙江省居住证》6个月以上;比较一致的是,这些城市都强调本地车籍。
与《暂行办法》出台时的情形不同,对于新规地方版,滴滴出行反应强烈。该平台公开表示,地方政府的一些规定将交通部对网约车的发展定位简单理解为设定更高级别车型、司机门槛,将导致只有中高端车型才能参与运营,这会使得车辆供给骤减、车费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旭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如果按照现有条款落地执行的话,将是对网约车原有业态的严重打击。
■ 调解供给侧引导需求
高端化成趋势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程世东看来,新规地方版符合国家对网约车管理大的原则和方向,即网约车应承担高端出行的服务需求,与出租车形成差异化经营。罗兰贝格汽车行业执行总监郑赟也认为,政府加强网约车监管对行业长远发展有利,需要肯定这一大方向。
程世东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网约车的出现和发展,很好地满足了出行领域的高端需求,这是非常好的;但与此同时,一些中低端的出行需求也被大规模激发,而后者很多是由原来的公交、地铁、自行车等出行方式转移而来的,这并不是政府和行业所乐见的。他指出,目前网约车订单中快车之类的中低端需求占很大比重,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
“政府是通过调节供给侧的方法,以期起到引导需求的作用。”程世东表示,网约车新规落地后,原本提供中低端服务的平台和市场会受到影响,但中高端的市场不会。
这对于以快车作为重要业务板块的滴滴出行来说影响巨大。该平台以“C2C私家车共享”模式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先后通过合并快的、收购优步(Uber)中国,赢得了行业第一的市场份额。然而,在提高网约车准入门槛的大趋势下,其受到的冲击也首当其冲。按照滴滴出行的统计,以上海为例,该平台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1/5;已激活的41万余名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人具有本地户籍。
当然,易到用车也在受影响之列。自去年10月获得乐视投资后,易到开启了大规模补贴扩张之路,吸引大量私家车主加盟。针对新规地方版,该平台方面表示,“新行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政策规范,也需要给予发展空间。” 而对于以B2C为主要模式的神州专车、首汽约车而言,由于这两家企业旗下车辆为平台所有,且总体处于中高端水平,面向的也是中高端客户,受到的影响将不大。
对于新规地方版将再度导致乘客打车难等说法,程世东认为,目前行业供给足以使中高端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政府也将从另一方面推动拼车等共享经济业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原来快车领域的中低端需求。
■ 新竞争阶段开启
市场存在洗牌可能
事实上,网约车行业的几大“玩家”除了开展主业外都没闲着,纷纷展开新的布局。
在出租车、专车、快车之外,滴滴出行近一年来相继推出顺风车、代驾、试驾、公交巴士业务;在宣布与优步中国合并后,近期又推出租车业务,采用与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提供服务。近日,滴滴 CEO 程维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还表示,他们正着手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虽然有人质疑,网约车新规的实施会对滴滴的体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后续及关联发展。但张旭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即使滴滴的用户规模有一定下降,但对比其他竞品来说依然体量庞大,该平台在未来竞争中依然可以占据一定优势。郑赟则认为,滴滴应加快购置自有车辆等重资产布局的步伐,并依托此前的规模优势,以投入到下一轮竞争中。
神州专车则在近日推出U+开放平台战略,即神州专车允许其携带符合标准的车辆接入平台,这是类似滴滴和优步的运营方式。此前,神州还表示将投资100亿元,打造国内最大的O2O汽车电商平台。首汽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相继联手康辉、如家等企业打造“旅游出行”、“住宿+出行”等新模式,并推出分时租赁、企业用车服务平台等新业务。10月11日,庞大集团“叮叮约车”与光大银行旗下光大金融租赁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0亿元入局网约车市场。
张旭表示,未来各大网约车公司都将向完整的出行平台演进,呈现多样化交通出行产品并进的状态。郑赟指出,网约车将成为互联网出行的一环,与拼车、分时租赁等新兴业态共同构筑起互联网交通出行的生态圈。在新的起跑线上,竞争进入下一阶段,市场也存在重新洗牌的可能。
2025年3月31日,比亚迪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旗下全新车型钛3正式开启
3月31日,捷途汽车家庭旅行六座旗舰SUV——全新山海L9正式开启预
“自由”登陆合肥 捷途自由者12.49万起正式上市,开启公路旅行越
近日,江淮汽车以一场主题为“ENCIENDE TU 2025 (点亮2025)”
3月27日,上汽大众“智享品质—途昂Pro & ID.3媒体探秘试驾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