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自主原创>嘿,买车的事儿先放一放!还有更重要的…

嘿,买车的事儿先放一放!还有更重要的…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郑雪芹 来源:自主汽车网

  2016年10月15日-16日,自主汽车黄河文化节的第二站——太原站即将盛大启幕。届时,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最繁华地段的万玛仕商贸城,将上演一场不一样的车展,它不仅是百辆新车的集体展示,更是娱乐文化的玩乐荟萃。

太原市.jpg

  今儿个,我们就先把汽车的事儿放一放,重点搜罗一下山西的“吃货文化”。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山西各种地方名吃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数百年前,而且算得上是“自主品牌”中的老字号了。

  下面,小编找了十个有故事的山西名吃,希望既能慰藉我们的味蕾,又能增长我们的知识。看了这些美食的神奇来历,不禁感叹“智慧在民间”啊!

  1、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部北部的常见面食。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

  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演变而来。因有这两种传说的存在,太原的莜面栲栳栳被认为是最正宗的。

  莜面栲栳栳的制作工序非常严格,和面一般是由体力较好的人负责,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精。接下来在手掌上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接着将薄片卷成空心卷,竖立在笼中,蒸约10分钟后,揭去笼盖,喧腾腾的莜面栲栳栳就成功了。

1.jpg

  2、剔尖

  相传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皇妹八姑在绵山诵经修行,为乡民采药医病。一日,八姑为一患病老妪配药、做饭,和面时软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后还是将面和得稀软,眼看锅中水开,八姑急中生智,随手拿起一块木板将软面团放于板上,用一根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竟拨出了一根根面条,煮熟盛碗老妪吃得上口,就问:“孩子,这叫什么?”八姑将“这”误听为“你”字,脱口说:“叫八姑。”老妪误听为“拨股”,从此就有了“拨股”面,就是最早的剔尖。

  后来人们将“用筷子拨出的面条”还称为“剔拨股”, 榆次、祁县、太原等地民间则把和好的面置于大碗内,用筷子剔拨,面呈鱼肚形,所以又称拨鱼,又因此面条呈两头尖,所以又称“剔尖”。

2.jpg

  3、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也是太原的特色小吃,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尽管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鸡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

  相传赵匡胤弃文习武,东渡黄河来到绛州,无钱无粮饥饿难耐。店家看他气宇不凡,做醪糟给他。赵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说:“糟汤而已”。后来赵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汤”,请店家赴京再制,并说“糟汤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后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传,沿袭至今。

3.jpg

  4、刀削面

  传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他们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老汉的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囔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

  “砍”字提醒了老婆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

4.jpg

  5、羊杂割

  羊杂割是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羊杂割其实就是羊杂,山西人称之为“羊杂割”,是地方方言使然。

  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

  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山西的民间风味小吃。

5.jpg

  6、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省最着名的汉族传统菜肴,起源于明代,据说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

  还有一种传说,在很久以前,有祖孙俩靠打猎为生。一次快到春天了,他们打了一头大野猪,足有好几百斤,害怕吃不了坏掉,就用刀切成薄片,用油炸了之后埋藏在树洞里,每次挖出一块用葱、姜、蒜、辣椒炒着吃,非常好吃。后来大家都学着这个样子来做,自此便流传开来。

6.jpg

  7、猪血灌肠

  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两个连襟,一个叫张成,一个叫刘能。这俩人想倒腾荞麦面赚钱,便购置了大量荞麦,磨成面。但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满院的荞麦面突遭倾盆大雨,把荞麦面淋成了稠糊糊。

  无奈之下,只能将稠糊糊的荞麦面蒸干,谁料无心插柳柳成荫,蒸跑水分之后,荞麦面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饼,拿到手里一吃,爽口不腻,之后二人去卖,生意红火。后来,一位大官吃过之后,连赞不绝,二人便引以为傲,打出招牌:“我的饼官尝过。”而“官尝”的谐音,也就成为了“灌肠”。日后不断改进,加入了猪血,便成为了“猪血灌肠”。

7.jpg

  8、头脑

  “头脑”,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长山药、黄芪、良姜八宗物品混合煮成的不稠不稀的汤,故又称作为“八珍汤”。

  头脑是太原名吃中最出名的,据说是由明末清初太原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发明,并将配方和制法传授给一家饭店,并为该店起名清和元,迄今已有 390多年的历史。

  当时,在太原南仓巷中段的地面上有个小吃摊点,主人姓朵,专卖羊肉杂割汤。那时这个摊点既无字号店铺,也没有帮工伙计,生意做得并不景气。傅山将“头脑”的配方和亲笔所书的“头脑杂割清和元”的牌匾赠给朵家后,经营情况就很快发生了变化——小打小闹的摊棚扩展成店,有了伙计帮工,买卖也做得红火热闹起来。

  从这时起,一过白露节令,“头脑”便上市供应。这家饭店也在每天黎明之前便将红灯幌子高悬门前,早早地做起生意来。就餐的人们便于五更时分手提灯笼从城内街头巷尾汇拢而来,把个不大的店堂挤得满满当当。伙计们把一碗碗“头脑”挨桌端上,堂内香气四溢,热气腾腾。再加上鼎沸的人声,穿动的人流,使得就食“头脑”的场景十分可观,这就是太原人称的“赶头脑”。

8.jpg

  9、孟封饼

  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时南里旺村有姓冯的一家财主,孟封村的赵晋山给他家做饭。当时腊月,冯家为欢度春节,要求每天不吃重样饭,顿顿都要调花样。赵厨师尽管手艺高超,几十天的变样已技穷艺尽。一天,偶用面粉与油、糖炒成油性面与面粉加水和成面团。不料面团过稀,无法联饼,只好用铲子铲块,放在鏊上,再扣上扣锅烤熟,主人食之,十分可口,要求继续烧制,这就是孟封饼的开始。

  后来赵晋山回到孟封,向鹅池村的王富长借200元钱,开设饼铺,经营“孟封锅块”,后来改称孟封饼。

  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

9.jpg

  10、酱肉

  相传是一个山东人和一个山西人上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盘缠也已用得差不多了,于是两人合计做买卖,就在西单牌楼附近开设了一家熟肉店。此店由于味好量足,买卖越做越红火。一天夜里,两人边守灶煮肉,边喝酒聊天,由于生意好,两人高兴,就多喝了点,不知不觉竟睡着了。

  当他们醒来时,肉已塌烂锅中,起出锅来,肉已软烂如泥,看着已成了“汁”的肉汤,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将“肉汁”涂到肉上,然后绷好放到盘子里放凉后出售。人们吃后,反觉得肉味更加鲜美,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购买者越来越多,生意更加兴隆,两位掌柜就把这种煮肉的方法固定下来,酱肉由此而来。

  有一天一位刑部大官路经此地,一股肉香味远远飘了过来,就买了一块,回家吃后,觉得香嫩熟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不由得大呼“过瘾”,后来,酱肘子之名传到宫里,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到慈禧太后时,这位“老佛爷”为经常吃到鲜美的酱肘子,赐给送肘人“腰牌”一枚,作为进宫的通行证,酱肘子成为皇宫御用食品。

10.jpg

编辑:郑雪芹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