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客车企业也要借款度日了。2016年8月伊始,客车行业某知名企业被曝向集团公司借款6亿元,看似普通的上市公司集团内部拆借活动被人以八卦形式披露,中国客车行业内的心理承重,居然被这一根稻草压出巨大水花。
其实,早在此前的4月中旬,该集团已经向旗下另一家客车企业借出5亿元,用途和上文一样,都是补充流动资金。
据业内人士透露,企业流动资金的实际情况远比这个数据更糟心,其他几家排名靠前的客车企业也都有类似拆借流动资金的情形。这还算是业内大企业,其他排序靠后的企业情况,只有更糟。
说出来影响形象,不说出来日子煎熬。其实,无须八卦揭秘,业内都能看出,很多主流客车品牌上半年在产销方面都已经露出疲态,借款已经成为一贯信誉良好的主流客车企业的难言之隐。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两通三龙”为代表,中国客车行业逐渐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因为产品性能稳定、质量稳定、客户稳定,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大品牌带动小品牌,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比较成熟稳健的市场机制,直到烧起新能源这把火。
都说新能源客车是未来中国城市交通的必然趋势,又有2015年高歌猛进的火爆场景烘托气氛,加上近年海外市场受经济不景气指数影响,不少客车企业愈发投注国内新能源客车筹码,纷纷在2015年底2016年初扩产扩容。新的生产线还在建设周期中,消息传来,国家要查新能源“骗补”,主要目标就是商用车(特指客车)。
从国家陆续曝光的十家违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业主流企业。四部委从2016年1月份开始着手核查新能源汽车骗补事宜,2016年5月28日,财政部发布声明,“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现场核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会审阶段”。时至如今,既未见到会审结果,又不给其他企业正名,捏着上一年度的补贴款,掌着本年度的政策导向,就是迟迟不见落槌。
中国主流客车企业顶着雷,负着债,努力经营着传说中兴旺发达的事业,承受着社会各界的质疑,还不能耽误交给股东和客户的考卷。而掌管钱袋子的管理部门,哪里能体会基层的艰辛。高层一直担心“捣鬼捣不过地方”,而企业总算懂得“算账算不过中央”。
经历过这次沉痛的教训,客车行业也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牌,主流车企不但在技术、前瞻性和管控能力方面再上台阶,而且对规模、实力、与配套企业的粘合度方面,均有了全新体会。而作为上级领导机关,可曾想到,该给不给,应补未补,承担压力的只能是努力耕耘的主流品牌客车企业,后续跟风的投机者只会寻找机会从中渔利,怎会有义务考虑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空间。
作为客车企业,支持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也不反对国家 把钱补贴给用户和技术层面,更举双手赞成新能源客车核心零部件(比如电池)建立追溯机制,但作为客车企业本身,已经纳了税,也帮用户垫付了补贴款,可为什么国家迟迟不把企业已经垫付的钱返还给企业?
不否认新能源客车在2015年末有冲刺现象发生,同样不能否认企业为规避政策退坡而加快产业进度,但并不能因此就认定大家都是急功近利,钻政策的空子。逐利经营是企业的宗旨,投身新能源客车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若是犯法犯错的,该打就打,该罚就罚,不必手软;若是没犯错误的,或者是主观没有故意犯错的,就不必陪绑了吧?也有客车企业至今不敢尝试新能源客车,不向补贴伸手,难道要为这样的企业点赞?
如果因为个别人骗补、钻政策漏洞,就把所有企业应得的钱拖延不给,那只怕不但寒了企业的心,更是堵了新能源客车的发展之路。
12月18日,上汽大众 Pro 家族试驾品鉴暨 40 周年媒体答谢会”在
12月17日,上汽名爵MG ES5全国媒体长测试驾品鉴会合肥站活动在巢
12月17日,“硬刚·全球直播安全碰撞暨风云A8L上市发布会”在安
在发布会外场,十余辆车辆经典涂装iCAR V23亮相,构成一幅年轻人
12月15日,奇瑞集团高端品牌EXEED星途(以下简称:星途)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