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影音视频>中国轿车风云第二十期

中国轿车风云第二十期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wuxiaoxu 来源:原创

徐秉金,祖籍河北昌黎,1939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2001年徐秉金担任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并兼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

会长.jpg

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机械工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工作,历任国家计委外事局副局长、国家经委机电局副局长、国家计委工业综合二司副司长、国务院机电产品进口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任,外经贸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司长、部长助理。1991年5月,徐秉金调任国家机电产品进口审查办公室主任。

长期代表国家工业系统参加中美市场准入谈判、GATT(关贸总协定)和WTO(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曾担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以及GATT和WTO的主要谈判代表。为中国WTO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

会议结束后,给中央提交了三个报告:《关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建议》《发展轿车工业,促进经济振兴》《关于发展轿车工业的建议》。

这次会议上有一个引人注意的走向,耿昭杰和陈清泰分别代表中国最大的两个汽车集团表态,耿昭杰的进口替代,陈清泰的出口导向。与会者的掌声全都给了出口导向,并不是陈清泰的口才比耿昭杰好,而是,中国太需要汽车出口以换回宝贵的外汇了。虽然我们希望将自己与外国人合作生产的轿车重新卖给外国人,但鼓掌者却没有仔细想一想,外国人到中国来是为了开拓新的市场,这些为赚取中国现大洋的外国人会将自己从万里之外运来的零部件组装成车,然后再自己花钱买回去吗?那不是傻子吗?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800万辆,轿车产销也已经达到1300多万辆,但中国合资企业造的轿车一辆也没有卖到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去,相反,倒是这些国家的轿车充斥在中国的城乡。“出口导向”受到热烈欢迎,那时我们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啊。

会议后不久,1987年6月25日,国务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做出决定:撤销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挂靠在机械电子工业部。陈祖涛任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蔡诗晴,吴庆时、李荫寰、丁志寰、夏德明、薄熙永、王立三任副理事长。国务院成立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目的就是要大力进行汽车工业领导体制的改革,为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汽车工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央的决定为中国的轿车工业起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1987年7月16日,国务院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报告》。国务院主要负责人批示:

印发国务院常务会议,北戴河会议期间议一次。

经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以及大量有识之士奔走呼吁,发展轿车的意见逐渐成为主流共识。那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呼吁发展轿车的意见和建议如雪片般飞向北京,在众多的文章中,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的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受到中央决策层高度重视。马洪认为,轿车发展绝不是一个产业的问题,而是事关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应从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考虑。1988年7月9日,马洪起草《关于发展轿车工业的若干政策建议》上报国务院。摘要如下:

……

形势紧迫

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几十万辆轿车的更新期即将相继到来,进口压力巨大。轿车价格畸高不下,在超高利润的刺激下,不少地方都想利用“时间差”,酝酿上轿车项目,有蜂拥而起之势,很可能冲击国家定点的轿车厂的建设和生产。我国轿车工业起步很晚,国际上强手如林,竞争激烈,我们的轿车“走向世界”,机会和风险并存,将遭到严峻的挑战。国内外形势都迫切要求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一定要抢时间,快建设,早出车。正确决策之后,应当尽一切努力加快建设速度,以发挥预期的替代进口、出口导向的重要作用,不致再一次失去振兴民族轿车工业和跻身国际市场的宝贵机遇。

三大轿车基地的建设任务艰巨,一方面投资规模巨大,超过百亿,外汇平衡不易;技术集约化、生产专业化、零部件和原材料配套社会化的程度和要求都相当高。另一方面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宏观环境还不够理想;同时,物资紧缺,相关产业落后,也起着制约作用……当务之急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保证轿车工业的合理布局。应当明令重申,在国家定点的企业之外,严格禁止随意上轿车项目和制造轿车,必须吸取卡车办厂“遍地开花”的教训,坚决纠正争上轿车不计后果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和疏导措施。二是要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不准进口小轿车整车的决定。……为增强企业集资能力,建议国家继续对一汽和二汽实行利润递增包干制度,直到新轿车项目建成投产。一汽采取“自行滚利,以轿养轿”的办法……二汽采取“以中养轿”的办法。

一汽、二汽作为大型轿车工业基地建设的投资主体,向国家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国家也应赋予企业相应的自主权,在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具体事情放手让企业去干。建议在一汽、二汽实行轿车建设项目总承包,使企业责、权、利紧密结合。项目总承包的基本内容包括:工程概算、投产后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出口数量、外汇平衡、国产化进程等。

轿车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以零部件工业与主机厂同步或超前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的。我国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滞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应当抓紧大型现代化轿车厂上马的有利时机,立即着手,统一规划,集中布点,建设具有经济批量和符合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要求的外向型零部件生产体系……轿车工业的发展,对设备制造和钢材、有色金属材料、塑料、玻璃、橡胶、电器等产业,既有带动作用,又受其制约,有赖于这些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而相关产业发展往往有个滞后期,建议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协调各有关产业部门统筹规划,及早安排。

报告认为,中国轿车工业发展存在一些体制与政策性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产业政策,使轿车工业的发展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依据不足。

制定产业政策明确优先发展某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轿车工业是否优先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其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扶持政策?国内消费政策如何制定等急需在国家总的产业政策中加以明确,否则,轿车工业只能在一种摇摆的、举棋不定的状态下发展,只能在各种政策的限制下发展,这是违背轿车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这种状况下的轿车工业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

2、投资分散化趋势与轿车工业投资密集的特点相矛盾,把轿车工业全部挤到中外合资经营的狭路上。

实际情况表明,我国轿车工业起步已经为时过晚,现在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尽快发展满足国内需求,根据轿车工业投资密集的特点,国家应在资金上重点支持。然而,产业政策的不明确,影响了投资政策对轿车工业的倾斜。已经动工的5个项目(一汽奥迪、二汽雪铁龙、上海桑塔纳、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几乎没有预算内安排,专项贷款计划仅占20%(9亿~10亿人民币),而且目前也只安排了区区不足2亿元。根据日本、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轿车工业起步尚需10年,以我们目前的投资水平,真正起步恐怕要拖到2000年以后。

由于投资不足,使得我国的轿车项目不得不转而寻找合资方式(中外合资方式享受2年免税6年减半的优惠)。已决定上马的五个项目,有三个是中外合资经营项目(北京切诺基、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一汽与二汽的项目也是中外合资。“三大三小”6个轿车项目,5个要合资(合资时间均在25~30年),剩下一个天津也在所难免,这种做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积极利用外资发展轿车工业是必要的,但如何利用外资,正确地选择利用外资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整个轿车工业都采用这种方式,鉴于中方在技术和资金的不足,那么,中国的轿车工业将受控于国外几大汽车集团,届时,我国轿车市场将被国外几大汽车集团控制与分割,搞得不好,30年后,我国轿车工业依然是步人后尘。

3、几个轿车项目同时起步,同时消化吸收,我国现有工业基础难以支撑。

没有大量的集中投资,换来的就是小项目的同时上马。现已开工的5个项目,其生产纲领都只是经济规模的10%~20%,6个项目引进4个国家(美、西德、法国、日本)的产品技术,由于产品标准、设计规范、用材体系、配套厂家各不相同,零部件配套很难形成系列化大批量生产,只能围绕主机厂家自成体系,无规模经济可言,无形中加大了投资,相关工业更难系统引进技术改造,在有限的投资内成分散化状态,今后的消化吸收更为困难。轿车工业对零部件和相关工业的要求比卡车工业高得多,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不论质量、精度还是生产批量,都不适应轿车生产的要求,如果扭转不了四面出击的现状,预计到1993年以前,轿车工业还是无法摆脱CKD组装的局面。

4、轿车市场价格扭曲造成错误信号,面临重蹈轻型车分散化覆辙。

随着“七五”计划的实施,载重汽车的发展呈现出逐渐集中的态势,而过热的轿车市场使许多地方和部门热衷于上轿车项目,使得轿车发展逐渐呈现出分散化态势。有的厂家利用原来的微型车生产点搞测绘仿制;有的搞超微小型轿车布点;有的购买国外淘汰的轿车模具,还有的利用维修旧车进口配件的机会,分散分批进口轿车总成零件非法拼装整车,严重搅乱了国内轿车市场,影响了国内轿车工业的起步发展。如果这种盲目发展轿车的势头不控制住,国内轿车市场一些“小而全”的企业将会出现抢市场、抢资金、抢资源的“混战”,这不仅会分散建设资金,使得在建项目难以形成经济规模,而且还会给国外大汽车资本集团控制中国轿车市场,从中渔利的可能。

马洪的这篇报告极富远见,如“以我们目前的投资水平,轿车工业真正起步恐怕要拖到2000年以后。”“如果整个轿车工业都采用这种方式,鉴于中方在技术和资金的不足,那么,中国的轿车工业将受控于国外几大汽车集团,届时,我国轿车市场将被国外几大汽车集团控制与分割,搞得不好,30年后,我国轿车工业依然是步人后尘。”“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不论质量、精度还是生产批量,都不适应轿车生产的要求,如果扭转不了四面出击的现状,预计到1993年以前,轿车工业还是无法摆脱CKD组装的局面。”

以中国轿车工业今天的现状而言,马洪20多年前的预期都不幸言中了。


编辑:wuxiaoxu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