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7日发布的“规划意见”。在“十三五”期间,具有驾驶辅助功能(1级自动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要达到50%,有条件自动化(2级自动化)的汽车的当年新车渗透率也要达到10%。也就是在同一天,丰田、通用、福特、大众等主要汽车厂商也宣布,到2022年9月前,在美国销售的所有车辆也将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从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热开始,到现在,目前全球已有近20家企业涉足智能汽车领域,其中既包括奔驰、宝马、奥迪、丰田这样的传统汽车厂商,也包括英特尔、高通等半导体大厂的智能汽车系列的芯片。在国内,除了百度较早涉足外,北汽、上汽、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与乐视、阿里、易车等互联网公司也在涉及智能汽车领域。
根据J.D.Power咨询公司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目前“80后”、“90后”已经成为车市消费中的中流砥柱,与“60后”“70后”相比,这个群体的消费特点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汽车的安全、性价比上,更多注重个性化的体现、以及对于互联功能、智能科技的关注。
在某种意义上讲,汽车消费群体的重大变化才是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趋势的重要力量。
那么,什么是智能汽车?它到底该有多智能呢?
其实,智能的概念在汽车领域早就存在,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一些高级别的汽车上就有了HUD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大大缓解人眼的疲劳状况,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还有现在大家周知的ESP等等各种交互系统,只不过,这些是机器与机器间的智能,现在则需要它进化为机器与环境,与人之间的智能,即从弱智能进化到强智能。终极目标,就是未来让汽车与人类一样自如“思考、计划、并且解决问题” 。
那么,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到底有多大呢?
至少,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人脑信息处理机制的多模态数据智能系统,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解决的是就是互联,从这个意义上讲,丰田G-BOOK车载智能通信系统、通用安吉星系统、日产CAR WIN GS智行+系统、沃尔沃SEN/SUS系统、本田Hond aLink系统、谷歌的Android Auto车载移动互联系统、苹果的Carplay车载系统、百度的CarNet智能车载产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互联实践。
其次,就要做到协作配合。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交流,甚至互通。
也就是说,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要建立起一个智能平台,把人、车、社会有效连接起来。
显然,要做到这一点,挑战确实很大,但这仍不妨碍我们现在就着手做些什么,以期让我们距离智能汽车的远期目标更加接近一步。
比如,对汽车的控制(驾驶辅助),对大数据的控制(自动驾驶)开始。
11月15日,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在2.1馆比亚
11月15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中大型旗舰MPV夏内饰科技在广州车
2024年11月15日,iCAR品牌全新车型iCAR V23在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2024年11月15日,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
“向上·向未来”!11月15日,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