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召开。此次气候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内容共有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标,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欧盟做出将在2050年实现碳排放较少80%的承诺,也就是说,除去畜牧业和飞机、轮船等目前无法实现零排放的项目外,其余均将实现碳排放为零。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其中,由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以及美国18个州组成的“零排放车辆(Zero Emission Vehicle)同盟”宣布,到2050年,联盟内的国家将不允许销售燃油车。而欧盟之所以敢作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汽车企业已有的技术储备是其底气来源之一,届时必然成为倒逼我国汽车行业做出改变的因素之一。
恰好是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当天,11月30日北京的空气环境却让参会的国人感到十分尴尬。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开数据,11月30日下午4点,北京城区内多地AQI(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西直门、奥体中心、东四环、南三环等地AQI达500。如果不是考虑到500已是量程上限,实际污染可能更严重。不仅如此,当天北京城区南部PM2.5普遍超过600μg/m3,河北廊坊达到745 μg/m3,山东德州超过 800μg/m3。整个华北平原都被雾霾笼罩。
其实在全球汽车减排领域,中国的水平一直并不算是领先,甚至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相比于欧美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出的大胆政策改革,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虽然已经比较“感人”,但也仍有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此外,对于传统燃料汽车领域的关注也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一块。譬如11月末北京市环保局表示,北京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发布,其中包括轻型汽车、重型汽车和重型发动机3个标准,预计于2017年12月1日实施。
在全球都对汽车减排愈加重视的前提下,中国需要的已经不仅是一个“京Ⅵ”或者几个区域性政策就能解决眼下的困局,更加完整、更加完善、更加全局的长远规划和严格落实,才是汽车减排取得成效的必要前提。
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
11月15日,2024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腾势
11月15日,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在2.1馆比亚
11月15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中大型旗舰MPV夏内饰科技在广州车
2024年11月15日,iCAR品牌全新车型iCAR V23在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