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瓶颈、隐忧多 自主品牌汽车风光背后的尴尬

瓶颈、隐忧多 自主品牌汽车风光背后的尴尬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郑雪芹 来源:汽车周报

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取得了长足进步。最新数据显示,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67.83万辆,同比增长14.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1%,比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然而,在表面看似风光的背后,却面临诸多发展中的瓶颈,隐忧多多,中国自主汽车将面临严峻考验。

尽管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占有率账面上看起来还不错,但品牌忠诚度并不高。一项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品牌忠诚度的调查显示,国内自主品牌的忠诚度只有 17%。有85%的自主品牌车主计划在购买新车时“更换品牌”,其中仅有30%的车主愿意继续购买自主品牌。所以,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这种上升的态势更像 是一种表面的虚假繁荣。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可以说是自主品牌的产品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让大家继续选择他。因为,对一个品牌的忠 诚程度是需要品牌厂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来塑造的,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现阶段自主品牌厂商通过引进外资技术、或者通过合资生产过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但更深层次的是需要对这些东西进行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做到在产品上不落后。另外,自主品牌厂商应发挥更接近用户市场的优势,根绝国人特有的用车习惯和市场需求,来研发自己的产品,使得产品 更加人性化,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从目前来看,自主品牌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注重客户品牌忠诚度的经营,注意维护与忠实车主的关系,将口碑转化为销量,并且开 发出能够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产品;此外,自主品牌要建立品牌差异化,突出自己的优势。

虽然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增幅和市场占有率都在上升,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利润普遍偏低。具体来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溢价进一步拉大,自主品牌在主流细分 市场与合资车型的均价差在80%以上,已无成本优势,单车规模小,成本分摊大,自主品牌平均单车销量为2.5万辆,合资品牌则为6.5万辆;自主品牌形象 总体偏低,销售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果不从长远布局的话,当汽车市场洗牌旋风刮来的时候,被淘汰就会成为必然。预计自主品牌车企整 体的利润不佳的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一些没有规模、没有品牌力的自主品牌车企将会逐渐被淘汰,这将成为行业内的正常现象。

自主品牌要想生存得更好,须尽快提升净利润,需要成本控制和寻找新盈利点双管齐下。不过在成本控制上,研发成本、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和制造成本的“可挤压 范围”均已不大,只有在设计成本控制方面,自主品牌尚有“比拼的空间”。而这也使得自主品牌车企不得不寻求市场的新盈利点,增加净利润。另外,自主品牌应 在提高服务品质,建立服务口碑上狠下功夫,以搏得国人的认可。

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SUV火遍中国车市,从2013年初开始,SUV市场销量就一路飙涨,早期布局SUV的自主品牌借助良好的市场态势和不错的产品,成 为目前自主品牌的驱动力量。然而,SUV毕竟是一个个性化的车型,空间大,越野性强是其优势,但油耗高,操控性差确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汽车行业长远发展 看,SUV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不会在乘用车整体销量上占据太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大量中国品牌车企进入中低端SUV市场,不远的未来“蓝海”将变“红 海”,过去野蛮生长的SUV将要迎来洗牌。所以在如今SUV大热时应该考虑这阵风刮过去后大家的生存策略,而不是盲目地放弃主流的轿车领域。

更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品牌也加大了对这一市场的研发与投入,随着合资品牌产品进一步布局,通过新产品、降价促销等方式,合资品牌产品会慢慢侵蚀掉自主品牌产品在这块市场的优势。有业内人士预测,三年后的SUV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重蹈轿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今年以来,除了在SUV领域,自主品牌在MPV车型销量上更是一骑绝尘,从销量上看可以说是这个市场上绝对的霸主。而合资品牌只有奥德赛、杰德等少数车型 上榜。但是,自主品牌MPV占据的仅是这一市场的入门领域,只是在低端商务运输市场厮杀。相对来说利润率较高的商务、家用MPV或者是旅行车等市场则大都 被合资品牌包揽。自主品牌MPV销量上的繁荣更多靠走量来支撑整个品牌的策略。

另外,消费者对MPV的定位为“商客两用”车。以上特点虽然满足了家庭出游和商务差旅需求,但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使用率较低且油耗较高,势必导致比轿车与 SUV市场更易饱和。此外,大型SUV的出现与交叉型乘用车的改良亦对其市场空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挤占。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SUV与交叉型乘用车都 在向MPV领域靠近,MPV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出台,也让MPV颇有“遗孤”之感。此外,MPV毕竟是小众市场,基于成本 以及现实汽车市场情况,发展壮大并不容易。因此对自主品牌而言,如果没有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在这一领域的前景堪忧。

编辑:郑雪芹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