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专家专栏>徐秉金:自主创新是汽车业发展必由之路

徐秉金:自主创新是汽车业发展必由之路

收藏 评论 点击率:
 
编辑:baoyingnan 来源:自主汽车网

但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做了很大突破,广东也在增城搞了零部件基地,有我们自己技术的零部件企业,但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外国人的嗅觉非常灵敏,他们的战略思想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要觉得外国人好糊弄,让他来,尤其是日本把中国的零部件市场调查得非常清楚,据我自己统计,日本来的零部件代表团就不下十几个,摸得很清啊,所以他们慢慢地并购,现在的零部件就是这样,搞自主品牌车,面对的现实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差距还很大,基础也很薄弱,这是第第二点。

第三是市场的问题,一会儿我后面还要讲,现在的市场是什么概念?现在外国人在中国搞了这么多年,今天大家在研讨会上都讲过了,我们高中档汽车市场已经被大品牌控制了,中低端是我们现在自主品牌发展的空间,但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外国人已经察觉到,他们为了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更大份额,还把他们中低档次的产品推向了市场,这对我们现在的自主汽车品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的自主品牌是在合资、外资挤压下产生出来的,但现在又受到了中低档外资汽车、合资品牌汽车进入到中国市场的情况,跟我们合资生产的,号称和我们同步,也不是真正最新的技术,他们的技术储备是相当先进的,今天研讨会有位专家拿到了资料。

市场也是大问题,如果他们再把中低档市场占据,那我们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就没什么太大希望,所以,现在不强调自主创新,不搞自己的车,在市场上不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概念,以后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现在有人给我提供,赛欧车,1.2L的是什么手动版,2010款,厂家报价4.08万元;赛欧三厢手动版,4.06万元,这些价格拿到我们的市场来,我们的自主品牌能竞争得过吗?四万多块钱,按照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一般都想买外国车,外国人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潜在需求,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个方面是政策方面的问题,过去我曾经谈到过,不想多讲,现在有些出台的办法,从客观上帮了外国人的忙,给外国人打开了方便之门,有人说外国人在偷着乐,这一点不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关税降了25%,进口管制办法,非关税措施已经全部取消,改为登记制,当时本人参加谈判时,这个登记制是有条件的,外国人曾经提出来,说你搞登记制是变相的关税措施,当时我给他解释,这个登记制属于WTO允许的。一开始它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这个登记制已经被我们的品牌管理办法取代了,别的地方我都不提出意见,有一个授权的问题,在中国汽车市场里,把汽车总经销权让给了外国人,因为文件规定,境内外企业都可以在中国设立汽车总经销商,美国通用也好、日本丰田也好、沃尔沃也好、宝马也好,纷纷在中国申请成立它的总公司,做总经销商,在这同时把我们原来的总经销商取代了。

这个总经销商一建立后是什么状态呢?很长,我就不多讲了,它的整个环节都被外国公司操控了,关于这个我们开过研讨会,也搞过一些课题,也就是说取代了我们的总经销商,把我们市场的主导权占领了,大家可以去国外看,哪一个国家在汽车的总经销商不是由这个主权国家的人来掌握?没有。我到阿联酋,到沙特,你们这里不生产汽车,比如美国通用、奔驰、宝马到你们这儿来怎样销售呢?他说是用我们代理,总代理必须是沙特的,而且是终身代理,不能换。现在我们就不是,我们被人家取代了。

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把这个市场让给了外国人,话语权没有了。今天孙振宇讲了一个例子,汽车采购团到美国采购汽车,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福特,都来接待你,因为买者是皇帝,什么都让你看。现在在中国就不用了,你买什么车直接跟我的总经销商去谈,一口价,连还价都不行。

中央在这个时候实时提出了自主创新,要搞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现在要是不做这个事情,以后怎么办?所以我想关于流通这块的政策、办法应该听听大家的意见,应该适当调整和修改,上届两会时就已经有了三份提案,过了一届还没有信儿,我就不知道我们的政府机关是干什么吃的,到现在催了多少次,政府是给大家提供服务的,执政为民,为什么没有说法了?互相扯皮。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要解决,不解决,对我们汽车工业今后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这属于流通环节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外国人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横行霸道已经很可恨了,我听了很多反映,过去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我说现在是十国汽车联军进入中国,占领了中国的汽车市场。这个比喻一点儿不夸张,他们利用我们的品牌管理办法总授权,一是把我们已经建立的流通系统体系给打破了,再就是他们制定了很多使人难以接受的霸王条款,这个我不想多讲,只举两条:跟销售商的销售合同是一年一签的,建4S店全是中国人花钱,而且给他买车,合同一年一签,第二年不好就不给你供车了,这商店你就白建了,有这样的吗?再就是合同是英文起草,解释权在外国人手里,而且打官司要到外国,如果这种情况再继续这样存在,中国人还怎么干?外国人在中国已经到了横行霸道的地步,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自主创新道路上遇到的障碍,不排除是不行的。

现在全中国有74000多家销售流通网点,光北京的4S店就有500多家,4S店的建设、批准都让外国人说了算,连里面进口的办公桌椅和玻璃都由外国人指定从国外进口,一个椅子298,我有次去,一坐那椅子就倒下来了,一看是从台湾进口的,中国连椅子都没有卖吗?这些事情说起来,大家听到了都很气愤。

现在欧盟和美国联手对中国搞贸易摩擦,据我判断,以后这种贸易摩擦会大量存在,而且在汽车上更明显,但中国人必须要应对,美国的财政部长盖特纳讲,中国人搞自主创新影响我们美国人的利益,中国人不要搞自主创新。这不是强盗逻辑吗?你美国的高技术产品是偷来抢来的?类似这些都是对我们自主创新的干扰,今天我讲这些就是给大家提个醒,大家可以分析看说得对不对,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提出研究这些问题,以上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另外,现在我们是这种环境,究竟要怎么做?涨价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品牌管理办法下来以后,当时是2004年,我听到反映,香港海关统计,进口中国的奔驰550,一辆车,原来中国是总经销商,现在改成他给我们组装车,一辆车的价钱涨了17万,一辆涨了9万,我们的关税降低了,非关税取消了,车却涨价了,还有很多涨价的,我就不举例了,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

中央提出来自主创新,究竟下一步路我们怎么走,这是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我想这里面有这么几点,是我个人的体会:

首先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字“自主创新,车魂”是邹家华先生提的字,他提的意义非常深,我都没有想到,没有精神就没有好的行动,车魂就是一种向上拼搏的精神来造好车,这对我们的启示是相当大的。

如果没有车魂,能有过去的汽车工业吗?一汽值得称道的是,尽管一汽是原封不动地把苏联老大哥的汽车系统搬过来,但造出了我们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的汽车不是没有历史。再明显不过的,几年之后一汽搞了一个催职换行(音),由解放牌汽车变为解放101,如果一汽没有这种精神能搞得出来吗?哪个国家也干不出来,边生产边改造边出新车,这就是一汽的创新。

再就是红旗车,现在大家都对红旗寄予厚望,我们现在搞红旗和二十年前搞红旗完全不一样,条件都不一样,那时候一汽在搞奥迪的同时还要搞红旗,一汽人的精神在我们汽车业永远是有代表性的,激励中国汽车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对一汽寄予厚望,而且对于红旗也寄予厚望,希望一汽能真正搞出来我们的车,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想今后自主品牌的汽车肯定会有发展。

讲到红旗,红旗汽车的生产就是中国汽车人打了一场翻身仗,充分体现了中国汽车人的精神,时至今日,凝聚着中国人车魂的红旗轿车一直受到中国人的怀念,如果一汽听到这句话他能不思考今后怎么办吗?

我到一汽去了一次,两年以前,看了以后我非常痛心,我去一汽想看制造红旗的轿车厂,进去一看,生产的是马自达,我说我要看红旗怎么让我看马自达?没有红旗我就不看了,能不能到老厂看一看?那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发源地,开到院里我一看,那边是总装,这边是发动机,进入一汽后有一种感觉,那种热火朝天的劲头,马达的轰鸣声,机油的味道都没有了,草长得很高,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偶尔碰到两个人说是临时工,后来听说这个工具车间都给卖了,我说把祖宗的家业都给卖了,也不知道谁干的。

我说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对一汽寄予厚望,对一汽将来生产出高档的、适合大家乘坐的乘用车是寄予厚望的。

再就是要有好的政策环境,我们制定产业政策,应该把我们的政策向自主品牌倾斜,要对我们已经形成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再一个,从消费指导上要倾斜,今天有的同志已经谈到了,我也同意这个观点,政府采购要往自主品牌汽车上倾斜,中国的市场很大,自主采购这一块就能把我们的自主企业救起来,还不影响目前汽车市场的状况,所以这方面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做。

今天开这个研讨会,大家谈了很多,我不想占用太多时间,但有些话我想说,一个法国人说,“在合资企业里,我们中方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贡献等于零。”

英国《金融时报》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文章,我刚读到,《中国离汽车强国有多远?》他引用了长城王凤英的话,我们中国的差距是20年。但他说了一句话,“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如果要想不拖延这一进程,恐怕首先需要在中国市场打好中国造这张牌,尽快提升各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否则中国汽车业的强国之路还要在十年二十年的基础上继续延迟。”

这话说的,大家琢磨琢磨,我们必须要打好中国造的牌,必须要造好我们自己的车,抛砖引玉,留时间给大家。

谢谢!


编辑:baoyingnan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 [
    票]
  • 好文[
    票]
  • 枪手[
    票]
  • 雷人[
    票]
  • [
    票]
  • 标题党[
    票]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9977-531
微 信:ahtvcfs
整车广告:2976751698@qq.com
Copyright ©2014-2017 cfs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fscar.com 皖ICP备17005978号-1